瀏覽人次/ 107人 || 目前總票數/0票

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文四甲 / 陳映蓁

作者介紹

自我進入到國北教的文創系以來,跨領域的課程使我接觸並學習各種關於文化、設計、管理的知識,而又以文化的課程作為我最擅長的領域,當代文化有許多的問題值得探討,而世界每天也會產生新的議題,文化問題討論是藉由爬梳歷史、分析問題,傳遞給社會那些潛藏在生活中卻未被重視的事情,透過不同視角的分析與討論,即便無法完全解決社會問題,但仍可提出相對而言對社會影響最小的提案。 因此作品內容多以閱讀期刊論文後進行問題討論,也有其他藉由展覽進行的議題分析,期望能以多元的角度觀看世界,提出其他的想法,促進議題的討論,增加多元的聲音。

作品介紹

以展覽及期刊內容為題進行思辨,探討當代社會議題,並提出個人見解,創造議題的多元視角。

影音作品

檔案作品

檔案作品1:1世界博覽會與博物館作為國族主義的展現.pdf

主作品

分析世界博覽會與博物館如何在時間線上分別成為未來與過去國族主義的載體,成為國家彰顯國立的手段,以及當代社會所展現出的國族意識與過往的差異性。

檔案作品2:2《宇宙多重》展覽_宇宙作為一種感性工具喚醒人類的想像.pdf

副作品

簡介台北當代美術館展覽-《宇宙多重》,從理性科學角度分析宇宙延伸到展品如何以感性的態度和宇宙進行對話,並讓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喚起童年時的想像。

檔案作品3:3《現代驅魔師》展覽_後人類時代的歸屬.pdf

簡介北美館展覽-現代驅魔師,說明科技如何成為新世代的宗教,掌控人類的發展,以及科技如何營造出新世代宗教儀式,並以陳瀅如的作品《致幻記 III:2-19-20》為例,說明宗教的科技展現手法。

檔案作品4:4大都會美術館會員制形式能否複製到臺灣的美術館.pdf

大都會美術館的會員制作為其自主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臺灣美術館/博物館可以效仿的模式,但為何臺灣的博物館不盛行會員制?並討論大都會美術館的阿波羅會員模式是否有可能複製到臺灣。

檔案作品5: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_博物館衍伸的民族、國族意識問題.pdf

以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辯證的期刊內容進行延伸,分析文物如何因為成為博物館的收藏而失去時間性又因為展覽而再時間化,以及博物館建立背後的國族問題並延伸到臺灣的民族意識討論。

檔案作品6:6《賦權及其極限?後女性主義、社群媒體與自拍》_社群媒體建立起的性化攝影.pdf

以賦權及其極限?後女性主義、社群媒體與自拍期刊內容進行討論,分析女性拍攝性化影像的背景因素與社群媒體建立的性化社群,並說明當代社群媒體的衝突現況。

檔案作品7:7《精神疾病之展示研究》_精神科醫師與病患間的權力關係探討.pdf

以再現/去污名—精神疾病之展示研究期刊內容進行討論,針對文中提出的精神病的展示可能產生的問題,結合醫者所提供的意見進行延伸與反駁,並解釋醫者與病患間的權力關係。

檔案作品8:8《全球化下都市再生與名牌建築》_知名建築作為名牌建築師的簽名檔.pdf

以全球化下都市再生與名牌建築的期刊內容進行延伸,討論臺北藝術中心在落成後與周遭建築間形成的關係,並以伊東豊雄為例,討論當代名牌建築是否已淪為當代知名建築師的個人簽名檔。

檔案作品9:9宇宙中是否存在著無法定義的空間討論.pdf

以無法定義的空間為題,分析各種可能產生的空間情況,並說明是否有辦法成為無法定義的空間,最後定義要成為無法定義的空間的要素為何。

檔案作品10:10《節慶之島的現代奇觀》_節慶文化發展歷史與文化解釋權探討.pdf

以節慶之島的現代奇觀的期刊內容進行梳理,說明臺灣節慶文化的發展歷程,以及分析作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並延伸討論文化解釋權對於教育與文化發展的重要影響。